美在心靈 在工作中傳遞愛
疫情期間,一段鐘南山院士點評護理人的發(fā)言視頻,被無數白衣天使點贊,“一個護士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她那顆心,很多病人在出院的時候都舍不得護士,為什么?是這些人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,給他們安慰,從她們很溫暖的安慰,美麗的微笑,輕柔的話語,使病人看到了希望,看到了陽光,看到了未來,這就是我們護理默默的在為醫(yī)療上作出了貢獻。”

前不久,科室收治了一位左側基底節(jié)區(qū)腦出血的患者,出血量約30ml,血壓偏高,一側肢體偏癱。入院幾天了,他都不愿意多說話,不吃飯也不喝水,情緒很低落,治療也非常不積極。曾春艷護士長看到他這個樣子,就給他拿來了小音箱,從音樂入手,開始慢慢打開了他的心扉。原來他是一位民間演奏家,會吹奏各種絲竹樂器,退休后經常在公園教人們吹笛子、葫蘆絲等。但是前幾年得了幾次腦出血,雖然經過積極的救治和康復治療,生命無恙,但是他卻吹奏不了。多次腦出血后,幾次住院康復,腦出血后遺癥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,他再也樂觀不起來,完全接受不了這個現實,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以后的生活?鑒于他的病情,以及流露出來的消極悲觀的想法,曾護士長沒有立即否定他的擔憂,而是先傾聽,讓患者的焦慮和苦悶在傾訴過程中消減一些,而后列舉了一些相似案例來鼓勵他。同時跟管床醫(yī)生蘇睿溝通,不僅查房時講解疾病知識和相關康復功能訓練,還多番安慰、鼓勵。曾護士長還專門與他老伴兒溝通患者的心理情況,攜手鼓勵患者。一周后他病情穩(wěn)定轉到了普通病房,在我們后期的隨訪中,隨著身體的好轉和家人的關懷,一向樂觀的他焦慮感較前減輕了許多。
護士所做的工作都很細微而平凡,也許多了些許安慰,些許溫暖,些許微笑,些許輕柔,就會使患者看到希望,感受到陽光,充滿康復向上的動力!用心用愛去服務,把滿腔的熱情奉獻給我們熱愛的護理事業(yè),把愛心送到每一位患者的心中,幫助更多的病人重獲健康。
神經外科監(jiān)護室 李曉麗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